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

13151852588

公司新闻

高铬合金堆焊耐磨焊丝在堆焊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创始人  点击:0  发布时间:2024-11-18

一、堆焊前的准备


1. 部件表面处理


   - 清洁表面


     - 必须彻底清除待堆焊部件表面的油污、铁锈、氧化皮及其他杂质。油污会在堆焊过程中产生气孔等缺陷,铁锈和氧化皮会影响堆焊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可以采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汽油等)清洗油污,然后通过喷砂、打磨等机械方法去除铁锈和氧化皮,使部件表面呈现出金属光泽。


   - 检查基体材料


     - 要对部件的基体材料进行检查,了解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这有助于确定合适的堆焊工艺参数,例如预热温度等。如果基体材料存在缺陷(如裂纹、疏松等),需要先进行修复或处理,以免在堆焊过程中这些缺陷扩展。


2. 预热


   - 确定预热温度


     - 根据部件的材质、尺寸和形状确定合适的预热温度。对于高铬合金堆焊耐磨焊丝堆焊,一般预热温度在200 - 350°C之间。如果部件材质的淬硬性较高、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预热温度可能需要适当提高。预热的目的是减少堆焊过程中的热应力,防止产生裂纹。


   - 选择预热方法


     - 可以采用火焰加热、感应加热或电阻加热等方法进行预热。火焰加热操作相对简单,但温度控制精度较低;感应加热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性好,但设备成本较高;电阻加热适用于一些特定形状的部件,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热量。



二、堆焊过程中的控制


1. 焊接参数选择


   - 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


     - 根据焊丝的直径和类型确定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对于高铬合金堆焊耐磨焊丝,一般来说,焊接电流应根据焊丝直径进行调整,例如直径为1.2mm的焊丝,焊接电流可在120 - 180A之间;直径为1.6mm的焊丝,焊接电流在160 - 220A之间。电压与电流需合理匹配,一般在20 - 30V范围内,焊接速度要适中,过慢会导致堆焊层过热,过快则可能出现未熔合等缺陷。


   - 保护气体流量(如适用)


     - 如果采用气体保护焊进行堆焊,要注意保护气体流量的控制。对于常用的二氧化碳保护气体,流量一般在15 - 25L/min之间。合适的保护气体流量能够有效地保护熔池,防止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进入熔池,从而避免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


2. 层间温度控制


   - 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一般不应超过预热温度。层间温度过高会使堆焊层晶粒粗大,降低堆焊层的性能。可以采用风冷、间歇焊接等方法来控制层间温度。例如,在每一层堆焊完成后,可使用风扇对堆焊部位进行短暂冷却,使层间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三、堆焊后的处理


1. 后热与缓冷


   - 堆焊完成后,应进行后热处理。后热温度可以与预热温度相同或略低,后热时间根据部件的厚度和材质确定,一般为1 - 2小时。后热的目的是消除堆焊过程中产生的氢致裂纹倾向。后热完成后要进行缓冷,可将部件放在保温材料(如石棉布)中缓慢冷却至室温,防止产生冷裂纹。


2. 堆焊层质量检查


   - 外观检查


     - 检查堆焊层的外观是否平整、光滑,有无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如果存在表面缺陷,需要进行修补。对于表面不平整的部位,可以通过打磨等方式进行修整,使其满足使用要求。


   - 硬度检查


     - 根据部件的使用要求,检测堆焊层的硬度是否符合标准。如果硬度不符合要求,可能需要调整堆焊工艺参数重新堆焊或者对堆焊层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来调整硬度。


   - 无损检测(可选)


     - 对于一些重要的部件,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来检查堆焊层内部是否存在缺陷。通过无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堆焊层内部的裂纹、未熔合等缺陷,确保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