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磨损工况选择适合的碳化铬双金属耐磨复合钢板的方法:
一、磨料磨损工况
1. 低应力磨料磨损(如散料输送)
- 耐磨层特性要求
- 在低应力磨料磨损情况下,如在散料输送系统(如皮带输送机的料斗、溜槽等)中,物料对设备的磨损力相对较小。此时,可以选择耐磨层中碳化铬含量相对较低(例如铬含量在20% - 22%左右)的碳化铬双金属耐磨复合钢板。耐磨层的硬度保持在HRC50 - 55即可满足要求,这样既能保证一定的耐磨性,又能降低成本。
- 复合钢板结构考虑
- 基层可以选择普通的结构钢,如Q235,因为在这种低应力磨损工况下,基层主要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对其强度和韧性要求不是特别高。耐磨层的厚度可以根据预计的磨损量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来确定,一般2 - 3mm厚的耐磨层可满足低应力磨料磨损工况下较长时间的使用需求。
2. 高应力磨料磨损(如矿石破碎)
- 耐磨层特性要求
- 对于高应力磨料磨损工况,像在矿石破碎机的衬板、锤头和颚板等部件中,由于矿石的硬度高且破碎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大,需要耐磨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和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应选择耐磨层中碳化铬含量较高(铬含量25% - 30%)的复合钢板,耐磨层硬度宜达到HRC58 - 62。
- 复合钢板结构考虑
- 基层要选用韧性较好的结构钢,如Q345,以承受高应力带来的冲击。耐磨层的厚度需要相应增加,一般为5 - 8mm甚至更厚,以确保在高应力磨料磨损下有足够的耐磨储备,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二、冲蚀磨损工况
1. 低速冲蚀磨损(如风沙对设备的侵蚀)
- 耐磨层特性要求
- 在低速冲蚀磨损工况下,如一些户外设备受到风沙的侵蚀,磨损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的反复冲刷。此时,耐磨层除了要有一定的碳化铬含量(铬含量20% - 23%)来保证硬度(HRC52 - 56)外,还应具有较好的致密性,以防止沙粒嵌入耐磨层。
- 复合钢板结构考虑
- 基层可以选择具有较好抗疲劳性能的结构钢,因为长时间的低速冲蚀可能会导致基层疲劳。耐磨层厚度可选择3 - 4mm,这样既能抵抗风沙冲蚀,又不会使复合钢板过于厚重。
2. 高速冲蚀磨损(如煤粉冲刷管道)
- 耐磨层特性要求
- 在高速冲蚀磨损工况下,例如在煤粉输送管道中,高速流动的煤粉颗粒对管道内壁的冲刷力很强。耐磨层需要具有高硬度(HRC58 - 62)和高韧性的平衡,碳化铬含量宜在25% - 28%左右。此外,耐磨层的表面粗糙度要低,以减少煤粉颗粒在表面的附着和冲蚀。
- 复合钢板结构考虑
- 基层应选择强度和韧性都较好的结构钢,如Q345B。耐磨层厚度根据管道的使用年限和煤粉的流速、浓度等因素确定,一般为4 - 6mm。
三、腐蚀磨损工况
1. 酸性环境下的腐蚀磨损(如化工物料输送)
- 耐磨层特性要求
- 在酸性环境中的腐蚀磨损工况下,如化工行业中输送酸性物料的管道或设备,除了碳化铬本身具有一定的耐酸性外,耐磨层还应添加镍、钼等耐蚀合金元素。镍含量可在3% - 5%左右,钼含量在1% - 2%左右,以提高耐磨层的耐酸性。耐磨层的硬度保持在HRC50 - 55,以确保在酸性腐蚀环境下仍有一定的耐磨性。
- 复合钢板结构考虑
- 基层要选择具有一定耐酸性的结构钢或者进行防腐处理。耐磨层厚度根据酸性物料的腐蚀性强弱和设备的使用要求确定,一般为3 - 5mm。
2. 碱性环境下的腐蚀磨损(如水泥生产中的碱性物料)
- 耐磨层特性要求
- 在碱性环境下,如水泥生产过程中碱性物料对设备的腐蚀磨损。耐磨层中的碳化铬依然提供基本的耐磨性能,同时可适当添加一些稀土元素来提高其在碱性环境下的稳定性。耐磨层硬度可在HRC52 - 56,碳化铬含量20% - 23%。
- 复合钢板结构考虑
- 基层可选择普通的结构钢,因为水泥生产中的碱性环境对基层的腐蚀相对较弱。耐磨层厚度根据设备的磨损情况确定,通常为2 - 4mm。
四、高温磨损工况
1. 中高温磨损(如水泥窑中的部件)
- 耐磨层特性要求
- 在中高温(300 - 800°C)磨损工况下,例如水泥窑中的衬板、窑头罩等部件。耐磨层除了要有足够的碳化铬含量(铬含量23% - 26%)来保证耐磨性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这意味着耐磨层在高温下不应发生明显的软化或氧化现象,硬度应能维持在HRC50 - 55左右。
- 复合钢板结构考虑
- 基层要选用具有良好中高温强度的结构钢,如耐热钢15CrMo等。耐磨层厚度可根据部件在水泥窑中的具体位置和磨损程度确定,一般为3 - 6mm。
2. 高温磨损(如钢铁冶金中的高炉部件)
- 耐磨层特性要求
- 在高温(800 - 1200°C)磨损工况下,像钢铁冶金中的高炉内衬、风口等部件。耐磨层的碳化铬含量应较高(铬含量28% - 30%),并且可能需要添加一些其他的高温抗氧化和耐磨的合金元素,如钨、钒等。耐磨层在高温下应保持较高的硬度(HRC55 - 60)和抗氧化能力。
- 复合钢板结构考虑
- 基层必须选择耐高温性能优异的特种钢,如310S不锈钢等。耐磨层厚度通常为6 - 8mm或更厚,以应对高炉内极端的高温磨损环境。